展览时间:2013-09-14 至 2013-09-29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场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展览作品:浏览作品 (8 幅)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参展人员:叶永青 邱志杰 孙良 左正尧 管怀宾 江衡 蔡广斌 张正民 赵峥嵘
由了了策展,汇聚叶永青、邱志杰、孙良、左正尧、管怀宾、江衡、蔡广斌、张正民、赵峥嵘等艺术家的“反射——他者的叙述”即将于9月14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行
“反射——他者的叙述”展上演的既是艺术反射了现实,亦是艺术反射了艺术。通过展览所集结的作品,一场有关社会变迁、个人经验所赋予艺术家的反射在此定格。
反射,其表现为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在物理领域中,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产生反射的现象;在生物学中,反射现象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显现出规律性的反应;在电子领域中,反射现象体现在传输线上的回波。那艺术领域的反射是什么呢?从不同门类、风格、观念的艺术作品中,人们抽离出表达情感的两种方式:再现与表现。人们要么是偏好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忠实、逼真描绘,即再现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要么是偏重于对主体情感的直接抒发,或以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情感。“反射”可以反映为主张机械记录生活,对生活以艺术处理,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放弃想象、放弃情感表达。这是一种缺乏情感表达、冷冰冰的、空泛的物象陈列;“反射”也可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再造,通过“变形”、“扭曲”、“破碎”、“减化”、“干扰”、“美化”和“重置”等形式重塑生活。如果把现实比做一面镜子,那么它不但可以照出社会和人生的多重模样,也可以照出你的样子。
“他者的叙述”,展览将艺术家纳入第三人称,并借以“叙述”展现艺术的延展性,试图达到某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明确的指向正慢慢消失,艺术变得晦暗、多义。这里的艺术就像句子,只留下了谓语和宾语,主语告缺。虽然主题被定义为富有“理论性”的“反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展将被纳入所谓的“实验性”展览,因为我更愿意它被称之为“传递性”展览。这场展览无关艺术的“革命”,它只是平叙直述,娓娓道来。有些激情,但不激烈;有些矛盾,但不冲突;有些延续,但不守旧……
同样,艺术领域的另一种“反射”来自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这种反射反映直观而令人受益匪浅。通过艺术家作品的刺激,观众可以在此次展览中享受不同感官反射的多元体验。疑惑、感叹、压抑、亦或欣然一笑……或许观众的心理反射反映并未与艺术家想表达的契合一致,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更为重要的是,观众能从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叙述”中获取个人感知的累积,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