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杨阳,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今日水墨”全国中国名画家作品巡回展组委会主任。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南京艺海潮书画院副院长。中外名人艺术研究会一级研究员。
七十年代初首创新风格彩墨徽州。创造性表现了徽州民居风情浓郁意韵。强调书画的通学与互补。注重笔、墨、色各种方法构成结合,让书写性和塑造性熔为一炉。逐步全面提升独特而又鲜明的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作品分别参加第三届、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多幅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并荣获多项奖誉。
出版《杨阳画集》、《杨阳艺术文集》、《杨阳楹联书法集》、《杨阳扇面作品精典藏》、《茗韵》、《荣宝斋画谱,杨阳山水部分》多种。作品被相关部门和个人收藏。是一位有影响的表现彩墨徽州的极具增值潜力的书画艺术家。
花溪河畔道春秋78×180cm2012年
情系烟云深处
文/徐恩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文化氛围造就独具特色的画家。山水画家杨阳多年来,以表现皖南山水为作品题旨,创作了为数甚多的作品,展示了皖南山水迷人的魅力,创造了蕴含浓郁文化内涵的山水文本。
在杨阳笔下,皖南山水具体为水墨意象的归纳与组合:即烟云深处的群山、林木葱茏的乡野、黑瓦白墙的古民居、源远流长的河水与横贯河流之下的小桥……;画家以饱满深情的笔墨表现了皖南山水优美而动人的风景。
在几组由简洁意象构成的空间中,画家不仅营造了充满乡情色彩的山水符号,还在其中流露出浓郁的“回归”意识。
伴云观溪窥天巧78×180cm2012年
杨阳山水画的“回归”意识,在于他把自己情感、思绪投射到山水的笔墨之中,使作品的物形更具一种理想化色彩,带有明显地主观创造意识;这使得画家笔下的皖南山水有了精神和品质的表现,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看得出,情系皖南山水的杨阳山水画,强调的是宁静、安详、和谐的境界,他着力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营造精神栖息地的图景,这个图景,因其高于生活原型、高于现实存在而获得了象征意义。
画家在写意的笔墨中,抒写了他心灵中的精神家园图景——皖南山水。分析作品,可以在文本的总体淋漓、氤氲中中,见出用笔的松动、洒脱,线的勾勒强调的是“意到笔不到”的写意精神,而且湿笔淡墨的运用造成了烟雨云露的诗意境界;用墨则率性而为,意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疏密浓淡的构成关系,使之更加符合皖南山水烟雨迷蒙的特征。
家在小竹碧水间78×180cm2012年作
在这种灵动、飘渺与虚实的相间的笔法,墨法的处理中,画家唤醒的是一种审美意识。
这种审美意识,接近了人和自热的距离,把自然的清新、秀美与蓬勃生机活力再现于画面之中,作为一种直觉表现,画家杨阳的山水画不再于是不是忠实于皖南山水的真实性,而在于捕捉对皖南山水的某种心灵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营造的烟云深处的皖南山水,正是这样一种朴素、亲切的感觉。
近年来,杨阳的山水画,日益明确地体现一种渐趋成熟的价值取向——主观表现的浪漫抒情情怀。
无人知我真仙图78×180cm2012年
这是因为,画家笔下的皖南山水,无一例外地经过了心灵的过滤,并带有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一切意象经过笔墨的表达之后,都深深沉浸在相像之中,这正是浪漫情怀的典型特征。
这样的作品,都不是真是的再现,但实质上,又是真实的——一种更高的、本质意义的真实。我们在杨阳的作品中,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文本特征——不仅有着外部的和谐,更注重内部的结构秩序,在形神兼备中以神为主,强调气韵在作品中的流贯与弥漫。
值得注意的是,杨阳的以皖南山水为对象的山水画创作,淡化了山水意象与笔墨表现的强度和力度,以诗意化的倾向去面对自然山水世界,使作品产生了隽永、绵长的意味。
幽居蒼树水云间78×180cm2012年
从这一点去理解杨阳的作品,恐怕更符合作品的本义。杨阳山水画中的水墨氤氲、淋漓,乃至空蒙的境界,便是以升腾的气氛显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象关系。应该说,杨阳是以恬淡的意兴面对自然山水,而他对自然山水的主观处理与介入,其实是浪漫情怀的体现,是当代人焦灼心灵的一处栖息地。
杨阳的山水画,起目的不在于笔墨技术的运用,重要的是画家性情,意绪的表达,画家喜欢皖南山水的情感价值,并力求现实中去寻找并体现这一价值,他的笔墨中多有此情之笔,都是出于悠然敛定的运思。
杨阳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回归”的愉悦。
幽居徽乡观月云78×180cm2012年
秀在厚重美在深远
文/李人毅
也许是看多了山水画,很难让人读画处于一种视觉冲击和感动中,可看到杨阳的画却让我进入了他的画境中去留恋忘返了,他的画给人第一观感是够品读,耐寻味。首先,杨阳的画视觉舒服感与众不同,每幅作品都内蕴着骨秀特质,青山绿水中是天籁的回归,宜人养眼隽永而苍茫。细观之,才发现画面中线与墨色和色彩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营建着画面气氛。这种有机体的融合就是我们要研讨的学术课题。历来山水画创作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大家:写意山水画的色彩往往和线难以融合,强调用线的画作很难达到真正的华滋厚润,而强调色彩的写意山水画又绵弱无骨,山水画发展呼唤着创新之作横空出世,更期盼着开拓式的大家创作出具有启迪意义的新风格的作品。画家杨阳的推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以徽乡山水为载体,饱蘸着浓烈的情感,再现了童年的梦幻和大自然的馈赠。
梦里嶶乡一腔情78×180cm2013年
杨阳善用墨,浓墨之深邃而神秘,他的笔墨关怀是通过描写山造型的结构来传达主题思想的。笔下的树杆铁骨铮铮与山岭相互依偎着,而树杆和枝头几乎都用重墨画出的剪影老辣挺枝,既便置于画面的深远之处,一棵棵挺枝伟岸中尽显秀美,也道出作品墨韵的生动鲜活。杨阳更善于用彩,做为画面主要架构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不再是线条的附属随类而赋了,色彩已经成为丹青亡魂润泽滋养着艺术的生命,使翠岭碧水浸染着天漱灵光和自然神韵。而色彩的材质和笔法上画家广采众长,创造性地尝试运用了水彩、油画棒等,并且积泼渗染等法相结合,让色彩也成为写意山水画的主宰元素。
嶶韻院风之歇78×180cm2012年
是墨与色的综合中的和谐共荣,使画作产生了新的文化肌理,使画家杨阳作品呈现出新面貌,更让他的作品在当今画坛上脱颖而出,自成一格地走向了学术高度。这就是他的彩墨山水画贵在彩墨融汇创新了山水画的表现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样式:线条不箭技弩张,色不光怪陆离,通篇作品中线随彩生,彩附线体,墨为彩塑,彩依墨存,互为因果,共赴意境之美。
金色年华写徽乡68×68cm2012年
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山水画创作中,凡有创造新者无不有两个重要因素在作用着作者的前行之路:一是生活,二是学养,两者缺一不可地把艺术推揽前行。画家杨阳深懂其中真谛并得以践行之,才取得了今天的学术成果。应该说画家的成功来源于扎实的文化准备,这才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充溢着文明气息,走进画家心路历程去探求创新者成功的要义,将是杨阳个案研究的另一个话题。
徽韻有彩别样记78×180cm2013年
杨阳的艺术实践的路还很长,他给美术界同仁带来了一泓清澈的山泉和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而秀在厚重、美在涤远的境界是他独特的学术内质,外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内涵精神品格。而他的画作给目前千人一面的山水画界的思考也将是多方面的,仅这一点足以让我们为这种拥有而贺彩。
作者系《中国画家润格》执行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
卧看徽乡听皖韻78×180cm2013年
闲来无事寄此生78×180cm2013年
自然之声68×68cm2014年
自由天地在人间68×68cm
责任编辑:wx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