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宛若一座鲜活的客家历史博物馆,客家文化的前世今生深藏在每一寸土地间。
采风团一行走进永定初溪土楼
11月15日,重走客家路的第10天,开始探访龙岩永定初溪土楼古村落。在闽西永定的崇山峻岭之间,一座座古朴土楼,方圆结合,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在群山环抱中错落有致,巍然矗立。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房才有家,客家先祖迁移后面临的头等大事便是开垦建房。虽说未被战争波及,但龙岩地处山区,常有盗匪、野兽出没,异乡客还要面对土著居民的进犯,加之受中原儒家聚族而居观念的影响,客家人在沿袭中原夯土建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逐渐演变成了集居住和防御为一身的“东方古城堡”。
土楼里的百姓生活
未被商业化气息渗透的初溪土楼群,褪去了游人喧嚣,只偶有一些散客,让我们可以走进客家人真正的生活之中。
初溪土楼群是永定“三群两楼”中的一群,自明代至现代,历经数百年建成。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主要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等组成。楼中都有“庆”字,以示人丁兴旺、万事如意。
遨游在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群中,游客们纷纷驻足观景留言拍照。
集庆楼是这里最多楼梯的圆楼,如今它是一个将客家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土楼建筑艺术和客家民俗文化,安静的土楼环境将它百年历史的沧桑完美呈现。
徐兴摧与张丽芳夫妇是初溪当地客家人,在自家门口开了个小饭店。他们祖上是从洛阳迁徙至此,牡丹花开土楼格外高兴。
徐兴摧与张丽芳夫妇是当地客家人,得知我们是从河南洛阳来的,热情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做客。他们说只知道祖辈上是从河南洛阳过来的,具体什么情况也说不清楚。老宅庾庆楼是徐兴摧的祖上用下南洋之后挣的钱建成,高3层,每层30多开间,建成后分给四个儿子居住,一人两间(1–3层屋垂直各两间),以此方式让兄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走动,而不是一家一片。原本同宗聚居的土楼里,只剩下数十户人家。土楼是乡愁的集散地,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土楼里才会成为最热闹最温暖的所在。
沿着一颗颗鹅卵石铺成石径的村内山路一路探寻,抬头,可望见蓝得脱尘的天,一团团纯白的云在飘浮招手,给初溪土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风韵,置身在土楼中间,那一圈一圈的瓦片屋顶,一排一排挂在楼角上的红灯笼,一扇扇雕花镂空的木门,无不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但无论土楼大小,初溪的每一座土楼都见证了一个大家族的百年兴盛,是历史、建筑爱好者一生必到访之地。
初溪土楼,承载着乡愁的思念,炊烟袅袅生,清泉幽幽鸣。也只有将灵魂放逐到故乡那片舒缓的土地,身心才能得到彻头彻尾的洗礼。(高均海聂丽周天杰牛林林徐淑丽文/图/视频)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