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安作品
“德为本智勇信,安是果富康寿。 ”这是王德安的自撰联,也是他的人生信条。王德安斋名“朱墨” ,张建陆悟之:“其一,斋号源于‘只研朱墨写春山’之诗句,取诗命斋,诗情画意,可谓雅也;其二,朱黑二色,国画之本,取本舍末,知白守黑,可谓智也;其三,朱者赤也,墨者玄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赤子之心,穷水墨山水之玄妙,可明其智也;其四,朱乃阳也,墨乃阴也,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其‘技近乎道也’ 。 ”
王德安潜心研究传统水墨山水与中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作画理念重写生,师造化,力求在走笔行墨间体现浑厚、大气、狂狷、变化无常、似与不似等传统哲学思想。其作品不仅有浑厚华滋的湿墨山水,也有惜墨如金的焦墨山水;既大烘大染,气贯长虹,又“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既能冶南北宗于一炉,又能以深厚的传统底蕴展现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中国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然欲达气韵意境之妙,必有精巧之构图,必有雄厚之笔墨,而王德安正是为此孜孜以求。
王德安1945年生于河南省郑州上街区西马固村,自幼聪颖习画,先后师从中央美术学院李骏学习油画,师从中国美术学院潘长臻学习水粉画。1985年参加北京画院王文芳山水画学习班, 1986年进修于江苏省国画院并拜院长宋玉麟为师,专修山水画;同时还受到宋文治、魏紫熙、亚明等老师亲传。又深受范宽、李唐、石涛等名家泰斗画艺的浸淫,多有成功佳作。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被韩国碑林博物馆、北京恭王府等多家机构永久收藏。王德安告诉笔者,他一生深得“天赋、机遇、努力”三味。他引用曹孟德《龟虽寿》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自慰。王文奎曾为其榜书“?!弊郑⑻狻案还笪耷笕障不?,座中高友一盆兰。胭脂买到用来少,只研朱墨写春山。 ”
王德安家居中原腹地,毗邻嵩山,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家乡之境域,笔下之画意,融为一体,浑然无间。每有登临,便激动不已。抒怀胸臆,诉诸笔墨,多雄浑苍茫,悄怆幽邃之感。其《嵩岳峻极》 《悠悠少林寺》《嵩门待月》等以嵩山、少林寺为题材的画作,危崖横亘,隔断晴空、密林掩寺,幽谧静穆;月跃苍岭,银辉泻地。既有山势水阔之雄秀,亦有笔情墨趣之精妙。明代恽南田曰:“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有,所以为逸。 ”王德安深谙此说,他曾指着一帧《晴雪落长松》 ,问笔者:“你看这是棵树吗? ”我答:“是。 ”他说:“非也!我并未画树。 ”王德安遍游祖国名山大川,揽造化之奇变,成胸中之丘壑。熔铸心灵境界,磨炼笔墨技法。他的作品宁静淡雅中蕴藏着热烈奔放,简练概括中包含着细腻深沉,色彩变化之丰富,意境营造之匠心,足显他对绘画语言的把握及艺术感受的独特。谢冰毅用“透、逸、亮、茂”四字赏析他的画作,入木三分。
责任编辑:田爽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