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亵渎艺术,有人说不必大惊小怪
一个是商界巨子,一个是当代艺术大家,马云与曾梵志的这幅作品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不乏激烈的争议。有艺术界人士认为,马云油画创造的天价可以列入价格最高的华人在世画家10强,无疑对艺术市场的秩序造成了恶性破坏。利用慈善名义来托高画价,是积了小善,但铸了大恶的行为。用商业影响力和金钱来践踏艺术,既恶意破坏了艺术价值观,也恶意伤害了社会价值观。还有不少网友跟帖热议。有网友欣慰表示,“确实能看出来是地球,蓝色的,比以前的马氏墨宝好懂。”还有网友调侃说,“原来任何事物的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的,看马云变身神笔马良,还有什么不可能?”对于网上的种种议论,记者昨日采访了两位济南本土专业人士。
山东省油画学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孔新苗看了马云的这幅作品后表示,大家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把这次拍卖行为归于对艺术的亵渎。“如果说亵渎艺术,马云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曾经是艺术家。对一个人是否是艺术家的界定,一个是他经过国内外权威的认定,另一个是圈内人的一致认可,但显然马云都不具备,所以说他亵渎艺术谈不上。”在孔新苗看来,这个现象仅是名人效应的一种表现,“与其说这幅画是艺术作品,不如说是文化产品,名人的帽子、鞋子都可以拿来拍卖,这再正常不过。”对于这种观点,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志强也基本认同,“这幅画的商业价值如果抛开马云的身份,肯定大打折扣,但是艺术品一旦作为商品去拍卖,它的价值并不完全是由艺术价值来决定的,而是多种元素附加值的综合。”此外,他还表示,“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存在即有它的道理。从另外一种角度看,这样的事多了反而是好事,将带动大家对艺术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