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鹿、饮鹿池桥,饮鹿池原是一个皇家园林,这个鹿是梅花鹿,是一个神兽,寓意很好。而艺术区,众所周知,是画家聚集地,饮鹿池艺术区名称由此而来。
当人们感叹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正日渐沦为巨大的停车场和尘土飞扬的施工基地;当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们徜徉在798和宋庄边缘,思索着“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哪一个更重要”的命题,在时下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幽静的去处,找不到一缕滋养心灵的清泉。我们在景山之巅怀想古老帝国的旧日荣光,在波光潋滟的昆明湖上临波遥想;在前门喝一口大碗茶润润干渴的喉咙,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老舍的《骆驼祥子》里感受旧时代的市井风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古老的北京焕发出新的生机。
现存的饮鹿池为南苑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苑地处古永定河流域,地势低洼,泉水很多。《日下旧闻考》记载“有泉百余”。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汇集,形成几个很大的水面,称为海子。海子包括饮鹿池,眼镜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些系列水域。
作为皇家的猎苑,开始于辽代,后金,元,明,清都把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狩猎所在。我们可以想象它曾经的辉煌: 那时候身着锦绣骑装的王公贵族们,胯下宝马驰骋,出了紫禁城的大红朱门,一路向南,来到这里打猎,休憩,在行宫里举行通宵宴会,席上美酒飘香,佳人如玉,清歌悠扬,舞姿曼妙。然而烽烟四起,时代倾轧,曾经的歌舞繁华地,在荒烟蔓草之间渐渐沉寂。 时至今日,当中国经济的发展再次处于世界前列,而文化上的流放已经形成普遍的心灵的焦虑,对于美好往昔的追寻,对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根源追溯成为现代人自我的救赎的必然方式。饮鹿池艺术园区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为都市人在时代洪流中提供心灵的庇护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艺术区特有的文化定位
1、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饮鹿池原本荒废,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修整,渐渐回复它的往日情景。园内花木繁盛,春有木兰红 芍,夏有莲花栀子,秋天桂树飘香,冬季腊梅争艳;园中有数亩水 池一汪,池中天光云影变幻,绿草清波荡漾;池畔经年柳树,已逾百载,枝条下垂,絮语低叙,岁月往事,尽在悠悠。另有古存乾隆石碑,铭文苍劲,难掩风流。于自然风光之外,园区也为来此学习写生的画家们准备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园内划分住宿,饮食,办公,文体空间,设施齐全,生活便捷。著名画家苏柏斗,付洛红均在此拥有自己的工作室。画家们徜徉其中,铺开雪白画布,用心描摹着那一种敏感与触动。 时间在这里不仅有沉淀的质感,亦有自然的丰茂、现世的明达、和来日的悠远。
2、艺术与教育相结合
饮鹿池艺术区不仅设有艺术家工作室60余套,还有专门的美术馆供入驻艺术家用于作品展示和学术交流使用,其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
艺术区大力发展致力于成为专业画家的艺术爱好者的艺术教育工作,聘请名家和入驻艺术家担任老师,提供“学、研、食、住”一体化的专业化服务。艺术区希望为更多有艺术造诣和更多有爱心的老师,和更多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提供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
3、用人品创作艺术
饮鹿池艺术区不仅注重入驻艺术家的专业技能,成立了专业的学术委员对其作品进行考核。更重视入驻艺术家的人品与学识。只有画品与人品兼得的艺术家才能入驻,从而保证艺术区品学兼优的学术氛围。
4、用公益传承文化
今天的饮鹿池艺术区选择用业界不多见的公益形式去经营,培训机构以画抵学费,美术馆的免费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如家般吃住的环境氛围等,给这些怀揣艺术梦想的艺术家更坚实的资源,让他们有机会进入中国首都北京学习更加尖端的艺术文化,选择更加广阔的天空完成梦想。
日前,饮鹿池艺术区已经和琉璃厂丹凤朝阳美术馆、中国文化艺术网、人民大学老师工作室等多家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并且沧州工笔画协会也入驻了饮鹿池艺术区驻京办事处。通过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园内多位实力派艺术家的精心辅佐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打造出一个完全公益性艺术园区,让中国乃至世界任何怀揣艺术梦想的士人都能享受到艺术雨露。
集创作、教育、展示于一体的艺术家庭
艺术区除了免费为艺术家提供创作、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外,还具有如下特色:
1、吃喝住行专人负责
艺术区主要以当代工笔和工笔重彩为其学术发展方向,致力于推广当代中青年工笔画家的优秀的作品。工笔作品不仅雅俗共赏,而且极能体现画家的的功底和心境。
饮鹿池艺术区为入驻艺术家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形成团队化的专业服务。大到艺术家的工作室、食堂、锅炉房,小到邮件收发处、画材店,都可见艺术区对入驻艺术家无微不至的关心。艺术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艺术家们的吃喝住行。此外艺术区还设有专门的会客厅、办公室以方便接待艺术家的三五好友和媒体采访。
2、学术氛围浓厚
饮鹿池艺术区为形成友好轻松的艺术氛围,负责人会定期为艺术家组织学术探讨和聚会,活跃艺术区学术氛围,组织艺术家外出写生,积累创作素材。
3、展现形式丰富多彩
饮鹿池艺术区有自己的网站,可以随时了解艺术区的相关新闻和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时,艺术区与社会各大主流媒体合作,如与北京琉璃厂大千画廊、丹凤朝阳美术馆长期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期展览。《今日丹青》杂志、通过邀请艺术家做访谈、办讲座等活动全方面展示艺术家的创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