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经过几千年来不断地创作和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独特资产,它有别于世界上其他画种,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因为它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第二,使用不同的表现工具;第三,在它的内容中讲求内涵,即画家的个人修养和意境;第四,师造化,与画家的心情相结合。中国画的泼墨泼彩始于六朝。梁张僧繇即于缣素之上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以至近代也不乏巨匠,张大千、刘海粟、朱屺瞻等诸位大师在前人基础上开拓了新颖而且具有现代感的新水墨风格-----水墨重彩画风。
以张大千为代表的现代感极强的新彩墨画风,直至今日在国内还时常被人误解为与西方抽象绘画相同而被排斥甚至非议,殊不知它们在创作观念和技法上是完全不同的。
水墨重彩的泼墨泼彩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本位。其目的是在表现具象世界的自然景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处在既不脱离真实也不拘泥于具象的状态。
水墨重彩与抽象画派的技法亦有很大的差别。在画面上制作肌理效果、表现笔墨,只是中国画家的手段,而如何应用这些肌理、笔墨来呈现山岚云雾、山水飞动的意境才是他们运用技法的目的。因此如何使这些手段符合目的则是他们必须注重的关键。如何利用彩墨不同质地溶于水中无法相容的特性,来泼洒、重叠、沉渍、流动,形成各种烟云山势的自然景象,又要避免产生叠滞生涩之感,则需要长时间反复试验和探索后,方能够将矿物质颜料、丙烯颜料运用的如泼墨一样自如,这完全需要有传统画学基础。
泼彩这一特别的自成一格的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在其形式与内涵上闯出了前人的藩篱,步入了另一种新的境界,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与面貌,新的笔墨运用技巧,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但是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即是在中国画的立场上说它的发展与变化还是不能迷离与抛弃那些具备民族文化背景,表现的工具,内容的讲求,以及造化的师法。
前人遗留下来这些丰富的遗产、精湛的技艺,是值得去继承、去学习,然后用个人的智力和人生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创新、发扬光大,在形式上及内容更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光彩和新风格。
如果在发展中国画的路途上,完全抛弃这些特殊价值,就很容易消失在世界的绘画洪流之中,也就是说,在世界的绘画的行列中,没有了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