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8月12日下午,采风团离开新安,驱车西行约3小时,来到陕县,踏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古道,也称崤山古道,是古代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三门峡市陕县境内,是“襟带两京”(西安和洛阳)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关中,到达西域的咽喉要道。
探访 从崤山峡谷走出的“丝路痕?!?/FONT>
崤函古道遗址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约800米处,距三门峡市38公里,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
进入崤函古道石壕古道段,记者看到一块写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的标志牌。黑色的石碑背后,自高山峡谷中隐约闪现出一条蜿蜒道路?!搬藕诺朗竟诺蓝危执婀诺酪偶3ぴ?30米,路面宽3米至6米,车辙宽约1.06米,辙痕深0.05米至0.3米不等。”陕县文物管理局局长曹铁刚介绍,古道大致方向是由西北走向东南,辙痕是车轮在原自然石灰石质山坡上长期碾轧而成,印痕清晰,道上留下的车辙印迹有一车道、二车道和三车道。
古道辙痕,记录下了那场著名的“崤之战”:讨伐郑国的百里孟明、西乞术及白乙丙,率领3万大军,到了郑国境内,却被郑国商人弦高用4张牛皮和12头牛忽悠了一把,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折返秦国,顺道灭了滑国。经洛阳时,由于是天子之境,按规定部队必须卸甲穿便服,加上在滑国取得的战利品,每个人挟带辎重数十斤,到了硖石关已是人困马乏,被晋军以逸待劳,全部歼灭。
曹铁刚透露,2007年8月下旬,经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因“历史信息的宝贵记载”,成为丝绸之路上真实、完整、原始并在海内外都少有的一处“丝路痕?!保俏夜砍裰飞系囊淮Α笆滴锉瓯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保护和研究价值”。
通途 一本新书讲述古道厚重文化
2007年10月,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跻身丝绸之路中国段48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行列。
此后,陕县立即采取措施,推进申遗。曹铁刚告诉记者,文物工作者先后两次对石壕古道遗迹坡顶、坡下、3个蓄水池及在古道南段东端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出土文物40余件,基本弄清了石壕古道南段向东的走向问题和石壕古道使用的下限年代问题。他们还邀请专家完成了崤函古道1比1000地形测绘图和2.5米卫星影像图等,为崤函古道石壕段申遗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详实资料。
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得崤函古道成为连接豫、秦、晋3个文明核心区,以及长安与洛阳间交流的唯一通道。特别是两周和汉、唐时期实行的“两京制”,崤函古道更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京畿大道”。
最近,陕县出了一本讲述崤函古道的书——《古道新歌》,透过诗人、作家们的妙笔文章,让更多人知晓崤函古道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为丝路申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