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天山,在“胜利达坂”4280米处摄影留念。
采风团抵达“胜利达坂 海拔4280米”,隐藏着中原文化的神秘千佛洞令人遐想
阅读提示 | 天山山脉是新疆南部绿洲文化与北部草原文化的分水岭,也曾是古丝绸之路商队的一个永恒路标。据了解,真正跋涉于天山南北的人,最早的应该是丝绸之路的商队以及赴西域求法的僧人,当然,近代那些来自西方的探险家也位列其中。
27日下午,采风团一行驱车赶往巴音布鲁克,其间再次穿越天山南北,感受天山神秘大峡谷、大龙池等。犹记得25日下午,在由乌鲁木齐赶往轮台县、库车县途中,采风团一行首次翻越天山的场景,一路惊险与兴奋并存。
一路惊悚抵达
“胜利达坂 海拔4280米”
8月25日13时许,采风团一行挺进天山,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由北疆向南疆进发。
随着进山越来越深,山路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只有极少部分拐角处能勉强容下两辆车并行穿过,采风车司机小心翼翼地以每小时40公里甚至更低的速度前行。当采风团前进到海拔3000米以上,山壁更加陡峭,不少山崖峭壁坡度在30度以上,更有甚者,坡度高达60度,许多碎石就简单“铺”在峭壁上,令人惊悚心慌。为防止车辆行进产生的共振造成山体碎石下滑,采风车队均保持相当远的距离缓慢行驶。
当日14时23分,采风车到达天山公路最高处,在标有“胜利达坂 海拔4280米”的简易标志牌前,大家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终于出天山了,真不容易。”精神高度紧张的司机们感叹。作别天山时,记者手机显示已是19时10分,但太阳高悬,天空明亮。
天山美景让采风团成员忘了寒冷
行进天山之间,气温越来越低,天气越发寒冷。
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山路边,不少当地居民都穿上了羽绒服装,而采风车内有的人还穿着短袖。天山自有天山美:青翠的山壁穿着一层薄薄的纱衣,山峰却像饥饿已久的鸟儿见到了虫子一般,争先恐后跃入记者眼中,展现它们的雄姿。采风团成员张超伟、焦纪召忘了换上长袖衣服,打开车窗,托着相机,不时拍照,唯恐错过了天山丽景。“虽然冻得慌,但咱心里很热乎?!绷┤舜蜃排缣?,兴奋不已。
隐藏着中原文化的神秘千佛洞
27日下午,采风团由新疆拜城县出发,前往巴音布鲁克。在采风团领队宁健的建议下,采风团再次翻越天山,感受天山魅力。
“快看,神秘大峡谷?!鼻巴苯局校爰钦咄档募该煞缤懦稍蓖蝗淮蠛?。只见山与山相接,山谷间冒出各种沟壑,流淌着细细水流。
神秘大峡谷的发现源于一次意外:1999年秋,当地一维吾尔族青年上山采草药时,无意间摸进一个大峡谷,壮着胆子爬上峰崖,竟发现里边深藏着一个洞窟,洞内刻满了佛像。从此,神秘大峡谷展现在世人面前?!扒Х鸲唇ㄔ煊诰嘟?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石窟内除正壁中堂式壁画泥土点滴残缺外,左右侧佛像壁画均保存完好。整幅壁画共有汉文墨书榜题及龟兹文题记23处?!本菟嫘械牟煞缤抛医樯?,石窟内佛像壁画仍保留着原始构图的细密,色彩绚丽,艺术性可与同时代的敦煌石窟壁画相媲美。截至目前,在新疆境内保存较好,具有中原文化风格的石窟仅此一处。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采风团无暇停车亲身感受神秘大峡谷里的千佛洞,只能边听专家讲解,边透过车窗欣赏着巨大的红色山体缓缓向后移动,遐想千佛洞的绝妙和奇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