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丝绸之路申遗文化采风团凯旋
历时25天 横跨4省区15个城市 行程万余公里
丝路申遗万里行采风团凯旋
三次穿越秦岭,两次翻越天山,有平坦大道,更多是悬崖深谷。历时25天、行程上万公里,横跨河南、陕西、甘肃、新疆4省(自治区)15个城市,对沿途22个丝路申遗点进行采风和考察,“牵手丝路,对话文明” 丝绸之路申遗万里行采风团9月4日下午凯旋。
丝路采风团“班师回朝”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国运昌盛、万民安康。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牵手丝路,对话文明’,丝路申遗万里行大型文化采风活动的勇士们,你们历经千山万水,克服重重艰险,历时25天,胜利班师,返回神都,朕心大悦,钦赐御酒给各位,为你们接风洗尘。勇士们,请端起这杯酒,干!”昨日下午,在洛阳市老城区安喜门,人潮汹涌,随着现场一道“圣旨”的颁布,“牵手丝路,对话文明” 丝绸之路申遗万里行采风团的团员们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在庆祝仪式现场,早早就铺好了红地毯,两侧站好了穿着古代服装的“武士”、“侍从”,一碗碗大碗酒,一束束鲜花用古代英雄“回朝”的待遇送到采风团成员手中。
“你们重走丝绸之路,不仅是在探索历史,更是开创未来,是一种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为我神都‘双申遗’(大运河申遗、丝绸之路申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文化产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朕要为你们加官晋爵!”另一道“圣旨”的颁布,是对采风团团员们参与本次活动的敬仰,也是对他们参与这次活动为洛阳“双申遗”所作贡献的肯定。
采风22个丝路申遗点
“牵手丝路、对话文明,2013丝绸之路申遗文化采风团”由新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艺术家、企业家以及丝路文化的支持者等组成,8月10日从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古都洛阳出发,历时25天,行程上万公里,跨越4省(自治区)15个城市,对沿途22个丝路申遗点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参观、了解、考察和学习。
这次采风团一行,向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地人民带去了洛阳人民的问候,也介绍了洛阳的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进程和成绩。他们既领略了丝路沿线各地秀丽的风光,也体验到了不同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接受到了各地各族人民对古都洛阳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洛阳人民的热爱和祝福,并且也得到了对洛阳申遗工作的肯定和赞赏。
采风团曾先后三次穿越秦岭,两次翻越天山,既行驶在平坦畅通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也在悬崖深谷、九曲十八弯的山间体验过艰险的旅途。他们到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也在新疆遇到突发的地震。这些经历都在考验采风团各位成员的意志和精神。但采风团的全体成员团结、互助,勇于担当困难,也乐于帮助他人,即使面对陌生的路人,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歌声、笑声,此起彼伏,他们都在各尽所能,使本次采风活动顺利完成。
为丝路申遗奠定成功基础
东方今报特派记者郭帅也全程参与了这次采风活动。9月4日下午,他和采风团其他成员们回到洛阳后,完全没有长途奔波的困顿,脸上依然还保持着出发前的兴奋和骄傲的神情。
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徐金星称,这是一次乐观之行、团结之行、友谊之行、文化之行。
在他看来,这次采风活动就是要为洛阳市的申遗工作、为洛阳市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而助力,也使采风团的成员有一次终生难忘的行程。
洛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归宝辰在得知丝绸之路申遗万里行采风团胜利回到洛阳后,专门发来贺信,称赞这次活动为洛阳市申遗成功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础。这次采风活动所到之地,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欢迎,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洛阳文化、史学、经贸等领域与当地的沟通和交流。
跟访的媒体与采风团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优势,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洛阳市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对宣传河洛文明和洛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对进一步提升洛阳城市文化品位,形成了良好的新闻传播效应,体现了洛阳市民对丝路申遗的热切参与和美好祝福,体现了跟访媒体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可贵的社会担当。
采风团的英雄们凯旋受到热烈欢迎